.jpg)

聚焦消防題材的國產電影《烈火英雄》已經登陸各大院線,在上映首日就創造了1.15億的票房,濟南萬興達化工有限公司為向偉大的消防員致敬,提升員工們的安全意識,在8.17日組織了全體員工在濟陽縣齊納國際影城觀看了這部電影。

影片由劉偉強、李錦文監制,香港導演陳國輝執導,根據長篇報告文學《最深的水是淚水》改編,故事以“大連7.16油爆火災”為原型,深刻詮釋了“哪有什么歲月靜好,只不過有人替你負重前行”的內涵。
.jpg)
這是一部成功的國產商業化災難電影,不但減少了很多的政治元素和教條化的宣傳,而且以普通消防員的角度出發,展現出他們在重大的火災面前所作出的一系列反應,以及后續的自我犧牲,使觀眾在不經意間流下了眼淚。
(1).jpg)
看過電影后難免想要追溯事件的本源,時間回到2010年,那場大火如果沒有被撲滅,大連甚至可能成為第二個切爾諾貝利,而火災的起因居然是兩家中國外包企業的操作不當,一個看似不重要的小疏忽,卻造成了一場世紀大火。
.jpg)
這不免讓我們反觀自身,反思自己在生活與工作中是否有看似“問題不大”的錯誤操作,例如使用煤氣罐之后是否確認關閉、行車過程重要電話有沒有僥幸接聽、筆記本電腦長時間工作后是否經過散熱再收起,同樣深入到我們的工作,尤其是處于化工行業的一線員工,每一次投料之前是否經過再確認,反應過程是否嚴格監控,危險化學品是否按照規定灌裝,這些看些看似“問題不大”的小事情,都有可能因為“無所謂”的疏忽,而造成難以挽救的后果。
.jpg)
在2010年,沒有朋友圈,社交網絡也并不發達,這場大火帶給人們的印記往往停留在觀看新聞聯播后的一場唏噓,還有大連海域偶爾飄來的幾片黑色浮油之中。
.jpg)
其實真正可怕的并非災難本身,而是災難過后的遺忘,人們對于所有不美好的事情總是會選擇性的遺忘,以至于連災難發生的原因也一并忽略不計,而《烈火英雄》就是為了讓人們記住,生產無小事,每一個細節都要“深究”,絕不能因為一個看起來“問題不大”而裝作看不見。
.jpg)
濟南萬興達化工有限公司組織的這次團建活動,使員工們在觀影的同時,深刻的體會到祖國的強大,也明白了生產要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行事,相信員工在日后的生產操作中,會時刻謹記“生產無小事”,為客戶創造出質量更高的產品。
.jpg)